綜合報導 / 台北市
面對疫情,台灣的三級警戒又延長了,而在歐美不少國家,因為疫情趨緩已經慢慢解封,上班族陸續回到公司上班,不過財經專家丁學文卻告訴我們,不少歐美上班族,竟然喜歡上「在家上班」的工作模式,甚至有企業可能讓部分員工從此居家上班,來聽聽丁學文的解析。
幫你讀懂全世界,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,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議題,其實身在台灣的我們一定很有感,WORKFROMHOME居家辦公,事實上在6月14日,我們看到最新的一則新聞,就是摩根史坦利的CEO叫詹姆斯戈曼,公開對他紐約市的員工說,最晚9月之前你們必須回到辦公室工作,因為疫苗的接種超過7成,而且經濟的復甦,慢慢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。
其實為什麼我說WORKFROMHOME,可能是2021年身在台灣的我們,最熟悉的一個關鍵詞,其實很有意思,最近我也看到,國泰世華銀行辦的一個活動,叫做從WORKFROMHOME裡WFH這三個英文字,去形成各種的猜謎,有人就說WORKFROMHOSPITAL,為醫院工作,有人說是,WORRYFATHERHEADACHE,我爸爸很煩惱,因為我不用去學校上課,我想很有意思,大家確實在家裡,已經超過了一個多月,大家其實從剛剛開始,覺得回家非常地快樂,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開始覺得說,這樣的日子要等到什麼時候,所以WORKFROMHOME,確實成為在台灣,所有人在談論的一個,非常重要議題。
那我們要怎麼樣來看,這樣的一個議題,事實上從2019年的4月,到2020年的8月,台灣有一個科技公司,他針對整個亞洲1萬名員工做了一個調查,發現WORKFROMHOME雖然讓大家能夠在家裡,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自然睡到飽,不過他的工作時間反而增加了18%,可是他的工作效率反而掉了2成,所以到底WORKFROMHOME,或者居家辦公對企業對個人,或者對未來的發展,有什麼樣的影響,其實是值得關注的。
那當然摩根史坦利,不是唯一的公司,其實事實上高盛,他們也公開警告他們的員工,最晚你在7月之前要回來辦公,另外一個小摩就是JP摩根,它的CEO叫傑米戴蒙,更早以前就說,他不覺得在家裡辦公是對的,他希望他的員工能夠回來,事實上HSBC跟花旗銀行也有不同的看法,不過不管怎麼樣,我們都知道,未來可能我們要面對的,是一個混合型態的工作情況,也就是說FULLTIME,每個人朝九晚五的情況,可能很難再回來。